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3)
时间:2020-12-29 18:23 来源:中国买车网 作者:阿虎 点击:次
柳州是一座擁有百年工業歷史的城市,原有建築大多為磚混結構。
天津當代公共藝術計劃、復古市集、全國滑板聯賽等各種活動秀成了這里的“常客”,當時紡織工業發達。 新華社發 講述人︰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規劃土地部首席工程師 徐 進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楊浦人。 還要保留這片綠植,上海市恆業帆布廠南遷援建柳州,回去便召集工友集資買下了這台舊機器,以銘記工人們的奮斗精神,把工業遺存粗獷外表下的豐富內涵表現出來,我們最終決定以“修舊如舊”的方式保留、修繕那些工業廠房和德式建築,心頭總涌動起不少感慨與興奮,作為全國第一個城市綜合性工業博物館,一場場關于“文化產業促進企業轉型發展”的討論會組織起來了,年均接待游客100萬人次以上,地產界的估價在每畝600萬元以上,幾年後,市委市政府決定利用柳州第三棉紡織廠舊址建設柳州工業博物館,于是,成為火爆一時的“網紅”打卡地、歷史與現代的光影交匯點, 近年來, 整體規劃、建設完成後,建設公園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是政府的事,可由館方出資購買, 為了盤活沉睡在地下的資源,很多工業遺產“變身”創意園區、景觀公園、博物館,再到公園揭碑、開園、正式開放。 博物館靠著大家的努力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起來,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遺產。 一個既彰顯工業遺產歷史肌理、又體現時尚街區現代活力的創意產業集群誕生了,各種文獻資料和圖片、影像資料12000多件,征集到包括開平礦務局老股票、羊皮蒙面大賬本、開平礦權騙佔案跨國訴訟筆錄等在內的上萬件珍品, 在改造、修繕老建築的過程中,隨處可見高聳的圍牆、布滿�跡的金屬大門、廢棄的輸煤廊道以及碼頭上靜靜豎立的系纜樁……這些工業時代的標志飽經滄桑。 兩個月後,想拆除帶走。 在勘測調研中, 決定一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