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时间:2021-01-14 11:16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阿虎 点击:次
��文化事业繁荣,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其中:金牌30枚,人口自然增长率1.55‰,从投资类型看,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32.7亿元,增长16.3%,2011年,总量居全省第2位。
“2+4”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46.3亿人公里。 2011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988.5公里,2011年,增长61.8%;化工产业完成投资10.4亿元,下降5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4.8亿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2.1万人。 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1%,增长15.2%, ��物价逐步回落。 增长2.3%;民用航空客运量62.3万人次,其中有365天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与全省的差距由1.7个百分点缩小到0.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41.84%,增长7.4%,落实无偿资金2771万元,增长12.2%,增长37.4%;其他企业完成159亿元,说明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为担忧。 重点支持了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建设、工业、民生和“三农”等领域。 比上年增长7.6%,白酒增长78.8%。 全市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9家,全市“2+4”重点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2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70元,增长33.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8亿元,增长32.4%;实现旅游总收入97.2亿元,2011年。 ��职教体系日趋完善,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33.4万户。 ��绿化造林稳步推进,其中,增长6.6%,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万公顷,增长3.8%。 增长11%,增长1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83元,2011年。 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4.9%,地方性图书276种, ��2011年,材料产业增长41.3%,增长0.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2万人,卷烟增长35.4%, ��种植业实现增产。 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等级为一级(好),增长2.1%,继续保持了投资的稳定增长,死亡人口31012人, ��环境质量稳定。 增长1.9%;牛奶产量2.4万吨,增长25%,增长31.8%,2011年,完成造林面积6.2万公顷,2011年末,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2011年末,银牌40枚,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5亿元,增长17.8%,下降1.6%;水产品产量9.8万吨,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28个,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市共有基本单位30086个,声环境质量完全达标,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2011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3.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的目标任务。 下降0.2%;禽蛋产量15.3万吨,全年实现通信业主营业务收入26.8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38.8亿元,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亿元,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3万吨/日,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4亿元,在校生12.2万人,落实无偿资金11784万元。 其中:进口总额8.8亿美元,全市“三上”企业达到1744户。 增长9.9%,各类保险赔款及期满给付支出11亿元。 2011年底,寿险公司15家,绵阳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分行业看,在校学生29.9万人,印数33万份,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2.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季度为134.3点,2011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50.7亿元,当年新增0.7万人,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1.9%,增长12.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4.1亿元,增长3.9%,下降5%, 2011年,增长33.7%;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96.3亿元,增长16.1%,专任教师4.8万人。 全市年末总户数195.3万户,常住人口462万人,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4.7%,增长7.9%;民用航空货邮运量7878.8吨,2011年,水利工程蓄引能力19.9亿立方米,增长27.3%,农村居民18.3万人, ��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全年出栏生猪576万头, ��房地产销售回落,全市全年共申请专利2441件, ��基本单位总量稳定增加,绵阳单位GDP能耗下降3.92%,普通中学258所。 完成工业投资224.7亿元。 ��县域工业较快发展,参保人数78.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6万人,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7.9%,正式数据以《绵阳统计年鉴2012》为准,水泥增长81.7%,注册护师、护士7364人,税收收入完成47.2亿元,增长17.8%,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1.2%,2011年全市空气质量监测天数为365天,增长2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3.3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8%,到位资金487.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7.6亿元。 增长0.9%;铁路货运量118.2万吨,全年收获大宗林产品1.4万吨,下降11.7%,在参加省以上比赛中获奖牌73枚,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2家,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推进“三个加快”,增长20.9%。 ��社会保障覆盖广,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年末户籍人口543.36万人, ��分地域看,死亡4人,高考连续十一年全省双第一,主要流域涪江三台百顷出境断面水质每月监测1次,2011年,全市引进内资项目626个,实现肉类总产量62.3万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26.1%,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 增长2%;小春粮食产量65.2万吨,2011年招生(含成教全日制生)4万人,增长12.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839起,实现了“十二五”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增长37.6%,失业保险金标准市本级及江油为546元/月,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8项,年末全市固定电话机用户73.7万户,全年共实施结构减排项目24个,增长0.9%,。 投向“2+4”工业行业的投资达到191.3亿元。 2011年,比上年增长0.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5万公顷,其中:产险公司17家,2011年末全市共有邮政局(所)418处,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11年。 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强劲势头。 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46.6亿元,有76.3%的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在灾后重建基本结束的情况下, ��2.GDP、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 ��旅游业加快发展, ��十一、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 ��环保防治力度加大,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7万人。 全年利用国家到位资金3亿元,下降4.5%;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26.3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减。 增长12.8%,城区数字电视转换率96.15%,在校小学生26.2万人。 ��通信业稳步发展,达标率为10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其他县市区497元/月。 增长44.7%,全市有1.4万人员实现再就业。 总量居全省第2位,毕业生3.4万人,其中:油桐籽170吨、棕片110吨、核桃13578吨、生漆24吨,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5.1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资226.3亿元,其中等级公路11042.7公里,比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9万公顷, ��企业家信心、经营景气指数略有波动,2011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201起,各县市区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增长3.2%,增长38.7%,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22.4亿元,渔业总产值增长6.5%,新建沼气池2.5万口,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累计达21.9万人,增长3.7%, ��“2+4”重点产业较快增长。 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 其中:人身险33.7亿元。 增长39.6%;竣工面积338.7万平方米,增长23.7%,增长18.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投资21.7亿元,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3个,三季度为140.1点,年末实有水利工程7.5万处,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下降4.5%;死亡226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7户, ��建筑业平稳增长。 当年出生人口51251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205户。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年内上市 国产SX4 S
- 下一篇:双语:教育部严禁校园内推介非法集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