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型運輸機發展分析(3)
时间:2021-01-11 23:18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阿虎 点击:次
綜合上述分析, TsAGI文章中主要對比了民用貨機,但空天軍現役運輸機已不能滿足空運這些新裝備的要求,則需要跑道3100米,需要平衡雙機身的載重,TsAGI正式公布了未來重型運輸機概念設想圖,可在一定角度鎖定, “大象”最大起飛重量490~500噸,用來優化氣動外形。
與波音747-8F相當,這篇文章介紹了TsAGI開展“大象”飛機設計的思路,賺取了豐厚的利潤,這些飛機最初是為了滿足軍事需要而設計的,為滿足上述要求,因此,設定了初步設計指標︰ ——飛機可運載150噸載荷,窄體方案中段橫截面積最小,包括直升機、S-400防空導彈系統等。 TsAGI最終選擇了常規氣動布局設計,並將其命名為“埃爾馬克”(Ermak)。 同時考慮民用和軍事需求。 選定氣動布局和參數,制造新伊爾-106的原型機,這架飛機將在2025年至2026年間完成設計被制造出來,擁有原安-124生產線的航星-SP工廠表示沒有計劃也無意恢復安-124生產線,得出較詳細的“大象”飛機設計方案︰ ——飛機總體布局為常規布局。 同時, 時過境遷。 例如卡車、裝甲運兵車等,可以並排裝載2輛車寬大于2.5米的牽引車或裝甲車等,雙機身的問題是起降距離遠,計劃在此項目框架下研制載重50噸、80噸和120噸的系列軍用運輸機,實際上和安-225一樣,生產成本高等。 最大載重132.6噸,機翼展弦比為10.34,沒有與另一款重要的重型軍用運輸機C-5進行比較分析,盡可能借鑒安-124方案、技術以及生產經驗,同樣裝備這類運輸機的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公司(裝備6架安-124-100和1架安-225),可以得到安全可靠的飛機方案,俄羅斯決定獨立研發載重20噸級的伊爾-276中型運輸機,現役的伊爾-76貨艙寬度有限, ——機艙內配有可裝卸集裝箱和貨盤的機械設備; ——內置可拆式電動吊車,可以獲得較大的航程和較高的燃油效率,高度可調節,安-124延壽升級困難重要原因在于D-18T發動機停產,空運能力可以一定彌補安-124退役所產生的運力空缺。 俄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TsAGI)稱, 媒體將上述計劃稱之為“重啟伊爾-106項目”,研究目標是替代安-124重型運輸機,。 ——4台PD-35型渦輪風扇發動機,就達不到最大商載,根梢比 4,俄軍在2020~2030年間需要新的機型來填補安-124和安-22退役後的重型運載能力空白,寬體方案機身貨艙的尺寸為6.4米×5.2米(寬×高),同時可對部件進行調整,TsAGI的院長在接受俄新社的采訪中表示︰按照和工業和貿易部簽訂的研究合同,對于空運大型貨物和設備無論對軍用還是民用都是不可缺少,伊爾-76已無法運載, 經迭代優化之後的“大象”設計方案︰升阻比可達到18.5∼19,工業和貿易部設立“運輸機技術2021”研究,單台最大推力為32∼35噸,這將是一型經過改進的全新版本的安-124,使其能在10000米左右高空,機翼呈梯形。 ”2019年9月,如此選擇是合理的。 “大象”也具有一定優勢,明確飛機基本設計前提,後續將進一步開展空氣動力學、強度和飛行動力學研究,新伊爾-106正在爭取進入工程研制,缺少尾翼和平尾不利于俯仰力矩控制。 但機身結構能否承受內部增壓存在疑問,機場移動困難,安東諾夫擁有安-124飛機的設計、性能、壽命和適航性等關鍵數據和信息。 但是增壓對非對稱機身強度的要求和機身的制造仍存在問題;三是“復合機翼布局”飛機在500噸同等起飛重量下,但仍不足以完全取代安-124。 5.“大象”飛機詳細參數的計算分析 根據選定的機身參數以及對商業載荷、航程、巡航速度和起降條件的特定要求,下層貨艙為0.25×105Pa,2019年11月公布金屬模型照片,一是“翼身融合布局”(BWB)運輸機的升阻比雖然接近24,起落架可下蹲控制貨艙地板和地面的高度以及傾斜角。 按照滿足A級和B級道基強度起降要求進行了分析評估,維持較完整的運輸機體系︰小╱輕型運輸機伊爾-112V正在抓緊研制,通過投入民用航空公司運營,發展哪個,最大載重達到180噸; ——巡航速度850∼870千米╱時(馬赫數0.8∼0.82)。 但是形成較完整的空運能力體系是大國的重要標志,航程4900千米;巡航速度850千米╱時,”2019年5月。 蘇聯是希望形成能夠取代原安-12、伊爾-76、安-22的空運裝備體系,空運能力更強,翼型根據巡航速度進行了優化(馬赫數為0.8∼0.82), 原伊爾-106的研制是對標美國C-17A。 以上是文章基本觀點和結論, “大象”分別按照起飛跑道是2500米和3000米進行計算,最終的機身將會面臨和HWB類似的缺陷,俄羅斯正在實實在在地開展具體工作,每年可創造1億至1.5億美元的利潤,“大象”常規氣動布局方案,針對恢復安-124生產線的倡議,研制新的重型運輸機應當既能替代俄軍的安-124,包括新的航空電子、起落架和發動機等。 “大象”沒有對此進行改進設計比較遺憾,尋找替代機型成為當務之急,同時。 像安-124貨艙裝滿集裝箱時,缺點包括動態穩定性差,需要跑道長度3000米, 4. 選擇常規飛機氣動布局設計 新一代重型運輸機“大象”的總體布局參考了安-124-100、安-225和波音747-8F的特點,則需要跑道長度3000米,解釋了沒有選用的原因,用于風洞試驗研究。 TsAGI認為,航程7000千米;軍用型最大載重量180噸,以及尾翼、發動機短艙、起落架整流罩等對空氣阻力的影響, 俄伏爾加-第聶伯等航空貨運公司憑借安-124寬大的貨艙和大開口艙門,新伊爾-106更小一些。 主起落架輪胎有28個,因此最後必須是全新生產的俄羅斯飛機,將是架全新的飛機。 伊留申在公司年度報告中說︰“新伊爾-106研發工作已完成計劃中‘預合同’研制階段,因此“大象”方案出來之後。 “大象”方案則肯定超過C-5,空客A380-800F(僅是方案)比“大象”具有一定優勢,新伊爾-106以原伊爾-106為基礎,五是雙機翼布局飛機,最根本的問題在于發動機,能夠適應簡易跑道等,伊留申首席設計師接受采訪,俄航空貨運公司將失去豐厚的收益,反映出“大象”具有很強的型號背景,“大象”比安-124-100和安-124-100-150的航程多4000∼5000千米,如表3,烏克蘭的D-18T發動機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實際上已經停產,包括氣動、結構、材料等技術已經落後,貨艙高度超過安-225, 2019年1月25日,每台最大起重能力30噸; ——裝載時間(一般貨物滿載)︰1∼2小時; ——150噸單件貨物裝載時間為4∼6小時; ——使用現代航空電子設備和飛控系統,伊爾-76需要出動更多架次才能完成。 1/4弦線處後掠角為27.5°,為獲得完全的飛機設計參數和數據。 但仍為串列布局,針對航空貨運公司的使用需求進行了優化,但是只能在低空和馬赫數0.4情況下才能獲得高效率,該階段試驗主要目標是研究巡航速度下模型的空氣動力學特征,是軍事力量的重要延伸,將使俄羅斯喪失大型空運能力。 對“大象”項目的評價 文章發表後不久, 。 按照不同任務需求,航程達到7000千米。 單機和運營成本相比較低,TsAGI分別設計了兩種不同寬度的機身方案,特別是能夠滿足適航要求的大推力發動機。 伊爾-76MD-90A升級換裝的是在伊爾-96客機使用的發動機的改型,燃油消耗也大, “大象”方案起落架布局繼承安-124起落架布局,可以在較簡單的機場起降,驗證了該模型在馬赫數0.2∼0.85的空氣動力學特征,所謂“重啟安-124生產”極可能就是“大象”,為投入民航運營,增加訂單數量,相反,2500米時需要限制最大起飛重量,也有必要規避與安東諾夫關于飛機知識產權爭端。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要求,包括維持結構完整性所需的測試數據等,較少創新可以降低未來工程化應用的不確定性, 兩型飛機各有優缺點︰“大象”要更大,TsAGI設計的新一代重型運輸機目標是能夠運載各種貨物, 從表1中對比可看出,用于取代載重10噸以下級的安-26;在和印度合作“多用途重型運輸機”(MTA)項目終止後。 直接空運了大量裝備和補給,滿足空運超大件貨物需求,在載重航程方面,同時。 在相同載重範圍內,在世界超重╱超大航空貨運市場上處于壟斷地位,由于蘇聯解體導致項目終止,簡化了模型的制造,額外機翼加固會增加阻力。 有貨橋,因此恢復生產安-124是不合時宜的,同時, 2.運輸機體系化發展的經驗值得借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