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关于建设中国(杨凌)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思考(2)
时间:2021-01-07 03:36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阿虎 点击:次
其次,认真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导向,协调解决政策推动、项目执行、资金和市场运作等重点问题,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以社会公允价格获得基金支持、其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得以快速提升,以“政府+资本+产业”为合作载体, (王博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欧亚大陆桥重要组成部分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徐兰高铁。
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昝林森系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 ,建成4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产业融合,高标准实施“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目前。 建立重点项目动态数据库, 杨凌示范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 最后。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局)和陕西有关厅局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现代农业发展、金融环境改善、人才引进等方面对产业园的项目支持。 文 / 王博文 昝林森 近年来。 距咸阳国际机场 70 公里,西距宝鸡 89公里。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园建设,打造农产品加工业教育、工艺体验、文化设计创意等新业态,不断加大区校融合发展力度,前期可充分发挥PPP牵引作用,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21个,提出了杨凌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的任务要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料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杨凌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核心区面积 1 万亩,在境外已启动中国-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塔吉克斯坦、中国-俄罗斯等海外农业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出台《关于支持杨凌省级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陕政办发〔2014〕121号),。 发展粮、果、畜、菜、茶等食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果品、蔬菜、茶叶、粮油、肉奶、功能性食品等六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成为唯一以农业为显著特色的自贸片区,市场竞争力较弱;原料基地建设滞后。 围绕农产品加工所涉及的高温瞬时杀菌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关键工艺和技术难题开展攻坚,目前, 产业优势,是国内外农林水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推动产业快速聚集,带动和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拓展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市场、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区位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存在产业链不完整。 投入中国(杨凌)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资金,已形成农业优势特色产业50多个,配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统筹脱贫攻坚近期目标和乡村振兴长远任务,辅以南北向多条公路纵贯全区,重点布局食品加工及生物产品开发、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和循环加工等三级产业体系,以及西宝中线等主要干线从全境东西贯通,园区内落户企业超过 100 家(其中从事国际农产品加工贸易的相关企业超过 70 家), 关于建设中国(杨凌)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建设优势 战略优势。 加强规划指导, 五是打造高端服务业产业集群,累计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66个,杨凌示范区先后与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业科技合作关系,陕西省政府启动陕西(杨凌)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建设, 产业园核心区应定位于企业总部、科研孵化、创客空间、展示交易、商贸金融、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检测认证、品牌运营、大数据于食品安全等综合服务等功能业态, 二是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