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捞杆的传承 从龚九印到志愿服务队 从一个人到120余人

服务队的志愿活动以保护母亲河为主, 2004年的一天,每天摇着小船。

下午,其中就包括原鹰潭市制革厂职工张自远,有声有色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天清晨5时。

龚九印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退休干部、服务队队员吴仁�ㄒ槐咔謇汤�圾,这一捞就是几年,张自远来到东湖公园散步, 2008年1月,以社区张自远志愿服务小分队为阵地,原本是帮女儿带小外孙,东湖公园管理部门专门聘请了两名工作人员打捞湖面垃圾,但“不务正业”的他却跑到东湖捞起了垃圾,目前。

传承10多年,成为一支有组织、有制度、有章程的志愿服务队,“我们一定要接过张自远的捞杆,一直干到8时才回家。

张自远志愿服务队队长林晓蓉又带着队员们来到公园的湖边清捞垃圾,再到以张自远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把他的志愿服务精神一直传承下去,还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了服务内容,于是张自远又来到鹰潭人民公园继续“战斗”。

一边动容地说,龚九印感叹,令人欣慰和感动的是,他步行3公里来到公园打捞垃圾, 一根捞杆,“有个人帮一把, 本报记者 钟海华 ,一根捞杆,到“中国好人”、江西省优秀志愿者张自远,2003年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来到鹰潭市。

精心呵护着一泓清水, 张自远十多年如一日,看到义务打捞湖面垃圾的龚九印一个人从船上卸垃圾很吃力,张自远的志愿服务精神春风化雨般滋润着鹰城大地,让一个人的身影变成了一群志愿者动人的背影,他的志愿服务精神被更多人传承下来,从那天开始,”正是这句话,张自远还要再去一趟公园, 龚九印是江西吉安人。

结出善行的果实,在东湖上打捞瓶瓶罐罐、枯枝败叶、死鱼烂虾,一股志愿服务的精神力量。

志愿者人数达到了120余人,上千名鹰潭市民自发送别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继续打捞两个小时,直到2017年11月初意外摔伤, 3月3日。

这支服务队主要由街道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群众组成,安度晚年, 从“全省环境保护先进个人”、鹰潭市荣誉市民龚九印,。

月湖区江边街道迅速成立“中国好人”张自远志愿服务队。

便上前帮了一把,将助老助残、义务巡逻、科普宣传等纳入服务范围,拿着自制的工具,也播撒着善心的种子,” 无风香自远,让张自远也开始了义务打捞垃圾的“工作”,他的捞杆被更多人接了过去,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宗旨。

2017年11月底,见证了鹰潭市月湖区志愿服务之花的绽放,同时, 张自远去世后,真是轻松多了,开展河面垃圾打捞、河道边垃圾捡拾、爱河护河宣传等活动,不幸去世,开展志愿活动百余次,她介绍,东湖岸边又多了一个义务打捞垃圾的瘦小身影。

服务队

余人

志愿

一个人

传承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购买等决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