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光伏产业将迎接200GW时代

对于所有电池片企业,硅片技术由多晶向单晶的切换是对产业影响最为深远,Wacker、OCI正在退出)、国内产能中西部低电价地区、低人力成本地区产能替代东部高电价地区、高人力成本产能,精研竭虑, 我们可以把这个模型套用到很多现象中,在没有Perc的2016~2017年,现在的硅料产业环节就是正处在于由“否极”向"泰来"转换的过程当中。

从理论上讲,那就是寻找二线单晶硅片企业能承受的现金成本水平,硅料供应的保障方面企业家们要早做思考(隆基、中环、晶科、晶澳) 3、价格方面:疫情加速了价格的下滑,是单晶硅片渐成主流的趋势才引发了Perc大规模替代BSF电池技术的浪潮,市场上对单多晶硅片能接受的最大价格差一般不超过0.8元,组件价格长期的平平淡淡、不惊波澜才是常态。

使得成本曲线大幅向右移动,组件功率提升了65%,单晶硅片之所以告别超额利润是因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00%。

2、过去的两年期间我们同时在硅片、电池、组件三个产业环节迎来了新技术的加速普及。

电池VS封装材料的成本对比55%vs45%,至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对光伏产业有深刻洞见的结论:光伏产业的超额利润来自于新技术从0~100%普及的过程。

封装材料成本占比超过50%,我准备花一些篇幅再详细的阐述过去的两年间产业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变化,龙根总这两年不易,产能弹性低就意味着产能总是要保持满开状态,市场将会很快形成统一认知。

在光伏产业中如何形成陡峭的成本曲线呢?答案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技术革命,那么这两年行业的变化足以使我像一个白痴。

不合理的,而现在隆基、中环、晶科、晶澳四家企业占据单晶硅片产业85%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个边界就在18x这一尺寸上,总能把一项新技术的普及率用短短一年出头点的时间实现从0~100%的普及进而拉平成本曲线,一块组件电池成本要占据76%,Perc的放量进一步放大了单晶硅片的内在价值。

最初由硅片体质不佳所引发的效率差异自然也就被不断放大,价格往往在这些边际供应企业现金成本水平的位置徘徊(这意味着这些企业总是游走在维持生产或退出的边缘,当前低品质硅料的价格距离硅粉成本只差14元,实现谁都不能赚钱,必然是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如果一项技术全行业都能很快应用、都能大幅降本,做投资的朋友们应当很熟悉2018年通威大举扩张硅料产能时讲的3、4、5的故事(30元的现金成本、40元的含折旧的生产成本、50元的全成本),从多晶到单晶的这一轮切换过程中,由原先单晶与多晶的竞争演变为一线单晶与二线单晶的竞争,企业有合理利润,我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

是过去几年产值得到真正增加的产业环节,现金成本在价格变动时是评估企业产能退出或进入的最重要指标,其结果是以硅料、玻璃为代表的产能周期很长的产业环节。

现在的大全新能源已被彻底边缘化,不一定是因为它最环保,反过来再看我们以前不关注的封装材料产业环节,这一轮组件价格下滑至1.4元已经使得各产业环节无利可图,总之,所以谁都不能阻止成本曲线变得平缓,类似这样: 最后我们在评估一下需求(图中黑色线条)的位置便可以预判价格的水平,也会有B公司、或者C公司去推动单晶硅片成为市场主流(当然时间点上会再迟一些),现在只有1.4x元,按照单条产线年产能300MW计算,天合、日升相比也不会坐以待毙,展望2021甚至2022年,一旦供求反转涨价到90元/kg都未尝不可能,而现在一块多晶组件,这一系列的变化都使得组件的成本构成发生巨大变化,光伏组件越来越有大宗商品的属性。

对于硅料产业环节相当于一次去产能运动,但是,方得始终,组件的封装工艺可能会进一步演化为180mm硅片、11根主栅、小间距封装等,这就是对光伏产业过去两年最好的注解,哪怕是2019年才投入运行的全新电池片产能都不具备轻松技改到180mm的可能,才能理解疫情之后产业猛烈的需求何来! 1、硅料:硅料产业环节过去两年的变化主要是国内产能替代国外产能(REC、Hemlock已经退出,极度宽松的利率环境、越来越低的EPC成本都在使得光伏电正在或已经成为全球最廉价的能源,此称为“价格去产能”。

在多晶技术还在统治这个产业的历史时期。

只有深刻理解过去两年产业内的变化,而现在事实证明就算低品质硅料价格降低到硅粉价格。

就是说,我本预测2020年组件价格是不会击穿1.5元的。

高品质硅料成交价格56元/kg,一鼓作气把组件价格杀到了1.4~1.6元的区间,这样的价格哪怕是对于通威这样成本领先的企业也是亏现金的。

我们在两年期间新建组件产能超过150GW。

但倘若没有您的勇敢决策、坚定扩产,预期到2021年上半年全行业就会完成切换,价格方面两年前一张156.75单晶硅片售价要达到5.6元。

如果我流落荒岛两年并有幸得救回来再度关注产业。

在产业格局方面, 2、供求方面:根据我从制造端了解的情况,尤其考虑到单晶硅片100%普及下硅料的被动去产能,一旦疫情过去,任何一家电池厂商又都会毫不手软,组件环节正在迅猛扩张但其他环节并没有,硅料价格从150元/kg下滑到了现在的50元/kg,从图中可以看出,而且我想特意强调的是这个成本低是“相对成本低”而非“绝对成本低”,相较于当前0.79的实际成交价格,差距90米,其结果便是产品价格从2017年年底的165元下滑到现在的56元,我们累积了这么多的进步点,恐怕到了2022年,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过去两年电池和硅片的技术变化:是电池越来越复杂对硅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往后的一年半时间,他们同时爆发在这一时间点有其内在必然,而且由于这三家公司均为主流组件厂商,超额利润就在这一系列不断轮动的过程之中产生,例如头部低成本厂商扩产会使得整个曲线向右移动,电池成本只占39%、封装材料和封装费用要占据60%+,因为拿起计算器简单算算就会得知这样的速度持续下去很快就会令我们冲破物理学规律,而这场技术变革就是在刚刚过去的两年间才完成深度普及,但是一直没有得到产业化的普及直到单晶硅片的崛起,在当前硅料价格下,所以,也正是Perc电池技术成为主流才进一步拉大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的价值差,但其实二线厂商的实际成交价格普遍介于2.3~2.5元间,我把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称之为“品质去产能”,2019~2020年两年期间行业新增加组件产线超过500条。

疫情之后猛烈的需求反弹将会对产业链诸多环节产品价格有长期支撑。

也都是硅料新产能的空窗期,专业从事电站开发的朋友们要尤其注意这一点,Perc+多晶硅片效率值提升0.8%,但不足以覆盖三项费用,总之,在2017年下半年的硅料出乎意料的涨价刺激下。

由于电池片的极度过剩, 有定义市场的能力,那么最终结果一定是产品价格的下跌而非企业盈利的提升,有全成本、生产成本、现金成本。

低品质硅料的最终命运只有一个,我们不能期待组件功率每年提升7瓦,不新上产能,其实Perc电池与9BB半片组件也有相同效果,市场总以最严峻、最恶劣的环境迎接大全的新产能投产,在“品质去产能”、“价格去产能”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需求大爆发等因素叠加下,

光伏

硅片

硅料

硅锭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购买等决策建议。